古人將一天劃分為十二時辰,每個時辰都會有對應的的經脈當值。遵循人體十二時辰養生,就是順應自然界時間,對不同時辰的經脈當值來保養對應的臟腑,就可以達到養生效果。下面,給大家分享一下人體十二時辰對應的臟腑養生。
子時(23點至1點)膽經當值。
“肝之余氣,泄于明膽,聚而成精?!?/span>意思為人應在子時前入睡,膽才能完成代謝,這樣早晨醒來后面色紅潤,沒有黑眼圈,所以要入睡,不要影響膽的代謝功能。
丑時(1點至3點)肝經當值?! ?/span>
“肝主疏泄”,意思為肝可以疏通、調暢全身氣機。當肝主疏泄功能異常時,就會肝郁氣滯,出現面部長斑、胸脅脹滿,煩躁易怒等,因此此時入睡是保肝黃金時段。
寅時(3點至5點)肺經當值。
“肺朝百脈”,意思其一,肺的功能,通過人體的各條經脈、各個穴位而發生作用,肺的功能好壞,通過各條經脈、各個穴位而表現;其二,人體的各條經脈、各個穴位,其功能作用的好壞,最終表現在肺。此時入睡為保肺時段,肺可將充足的新鮮血液布滿全身,這樣人在清晨才會面色紅潤、精力充沛。
卯時(5點到7點)大腸經當值。
“肺與大腸相表里”,肺將充足的新鮮血液輸送至全身,接下來促進大腸進入興奮狀態,完成吸收食物中的水分和營養、排出渣滓的過程。建議清晨起床后最好排大便。
辰時(7點到9點)胃經當值。
“五臟六腑皆稟氣于胃”,人以胃氣為本,胃氣在人體非常重。此時段是人消化吸收以及養胃的最佳時間,因此要吃早餐,早餐可安排吃雞蛋、牛奶、花生、山藥等,用于補充營養,保證人體需求,忌吃燥熱食物。
已時(9點至11點)脾經當值。
“脾主運化,脾為后天之本,氣血生化之源”。一是運化水谷精微,脾可以把水谷(飲食物)化為精微,并將精微物質轉輸至全身的生理功能;二是運化水液,也就是脾對水液有吸收、轉輸和布散的作用。此時人體精氣神最佳,可用于學習、工作、鍛煉,忌空腹。
午時(11點至13點)心經當值。
“心主神明,開竅于舌,其華在面?!?/span>心臟為人體的君主,管理人體的生命活動和精神意識,同時心臟的健康與否,可從舌頭的顏色、形態和面色等來分辨。此時,適度的午休,可起到明顯的養心安神,緩解疲勞等作用,可更好地投入到接下來的工作學習中來。
未時(13點到15點)小腸經當值。
“小腸者,受盛之官,化物出焉”食糜在小腸再經消化并分別清濁,精華部分營養全身,糟粕歸大腸,水液歸于膀胱。此外,小腸經與心經相表里,心經有熱可以移到小腸,出現小便短赤等證候。此時適量飲水、喝茶,可排毒降火。
申時(15點至17點)膀胱經當值。
“膀胱者,州都之官,津液藏焉。”膀胱為人體水液匯聚之地,具有貯尿和排尿功能,另申時津液足,養陰身體舒,此時加強運動,有助于體內津液循環。
酉時(17點至19點)腎經當值。
“酉時腎藏精,納華元氣清?!?/span>腎在酉時進入貯養精華的階段,此時不應過度勞累,減少外出活動,放松身心,飲食清淡晚飯,忌飲食過辣。
戌時(19點至21點)—心包經當值。
“膻中者,臣使之官,喜樂出焉?!彪?/span>為心包,像臣使一樣,代心行事,將心的喜怒哀樂表達出來。此時,因做一些保持心情舒暢的事,比如看看書、聊聊天、散散步、聽聽音樂等。
亥時(21點到23點)三焦經值守。
三焦,為六腑之一,是上、中、下三焦的合稱。“上焦如霧”、“中焦如漚”、“下焦如瀆”意思依次為心肺的輸布作用;脾胃的消化轉輸作用;腎與膀胱的排尿作用,并包括腸道的排便作用。此時,泡腳睡覺,經脈得到全方面休養,對身體各部位都十分有益。